114中文网 > 重生之政途 > 第223章 会议波折

第223章 会议波折


从沈黛开始讲解后,现场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氛围,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而其他人则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偶尔会有人提出一些问题,但沈黛总能用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迅速给出答案,让提问者恍然大悟。
  当她终于结束讲解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然而,紧接着,无论是那些原本负责经济领域的领导,还是其他部门的与会者,他们看向手中那份调研报告的眼神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尽管报告中的某些措施和规划确实具有相当高的前瞻性,甚至可能超越了当前的时代认知,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的实际操作价值会因此降低。
  相反,正是这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的精神,使得这份报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超前的建议抱有完全认同的态度。其中仍有一小部分相对保守派认为,这些过于激进的提议所带来的风险太大,表面上或许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内心深处却对此持有一定程度的反对意见。
  在场的如果说省长柳宗明是创新派的话,那么保守派的代表就是副省长鲍家旺。
  前省长骆军落马之后,柳宗明被调往了江海省。年仅  55岁便能坐到如此高位,着实不易。而他之所以能够数次得到提拔,除了自身过硬的能力外,还得益于他积极倡导创新和改革。
  与柳宗明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即将年满  60  岁的鲍家旺。还有半年时间,他就要内部退休了。因此,此刻的他只求安稳度日,顺利等待退休即可。
  对于沈黛所提出的那些革新举措,别说是风险太高,他甚至根本未曾考虑过要去尝试一下。
  鲍家旺在江海省经营多年,其门下自然不乏众多追随者。尽管只是一个副职,但在省委常委会里,除了谢严之外,就数他最具话语权。
  即便是身为正职省长的柳宗明,当他与鲍家旺意见相左时,往往也会处于下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柳宗明刚刚调任至此,身边并无太多可用之人。倘若不是因为谢严对他颇为重视,恐怕他的处境将会更为艰难。
  在沈黛讲完后,柳宗明还没开口说话,鲍家旺就直接发难了,针对质疑的还是,沈黛将重点提出打造的“网红城市计划”。
  “我认为这个计划不切实际。”鲍家旺严肃地说,“依靠几个网红来推广城市,效果有限。而且,这可能会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沈黛冷静地回应道:“鲍副省长,‘网红城市’计划并非仅仅依靠几个网红博主。我们旨在通过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展示城市的魅力和特色。这将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柳宗明微笑着插话道:“我赞同沈黛同志的观点。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力量不容忽视。这个计划有潜力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激烈,双方意见分歧明显,但各自坚持己见、互不相让。
  此时此刻,谢严内心正暗暗琢磨着,对于这个所谓的"网红城市计划",也许确实值得尝试一番。
  谢严抬起手来做了个手势,示意众人保持安静。他的眼神环顾四周后,慢慢地开口说道:"关于'网红城市计划',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发展性。暂且不论它能够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起码可以提升我们城市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了解我们这个地方。不知各位对此有何见解呢?"
  柳宗明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我认同谢书记的观点。我们可以挑选一座适宜的城市作为试点,待实施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其实际成效究竟如何。"
  谢严话音刚落,鲍家旺心中纵然万般不情愿,也只得无奈地默认了。毕竟,他敢于与柳宗明针锋相对,但面对谢严时,他还是心存敬畏,不敢轻易造次。
  就在此时,那位主管宣传工作,却一直沉默不语的领导突然站起身来,他语气沉稳地说道:
  “依我之见,我们应该将本省的旅游城市舟市选定为此次计划的试点。毕竟那儿拥有得天独厚且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知名度。
  倘若能够借助'网红城市计划'这个契机,更进一步地扩大它的影响力,那么对于整个省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都将会产生积极显着的推动效应。”
  听闻此言,沈黛下意识地抬起头,漫不经心地扫了对方一眼,但心中已然明了,此人极有可能是谢严的亲信。
  原因无他,唯有她曾与范致勋提及过,自己最初的想法便是将舟市打造成一个试验点。
  而在场的其他人在听完这位领导所言之后,也纷纷流露出赞同之意,表示认可这个提议。
  于是乎,经过一番讨论和决策,最终确定舟市成为了“网红城市计划”的第一个试点城市。
  网红城市计划敲定之后,紧接着召开的会议围绕着其他地区的规划展开深入探讨。在提出这些规划建议时,沈黛充分借鉴了各个地方的优势资源。

  由于她所制定的规划建议极具参考价值,后续的会议讨论进展异常顺利,其中绝大部分都采纳了沈黛的规划提案。
  这场会议从清晨九点持续至夜幕降临前夕方才落下帷幕。期间,由秘书负责将餐食送进会议室,众人一边用餐一边继续研讨。
  尽管会议耗时漫长,但在场与会者们脸上难免流露出些许疲惫之态,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会议结束后,谢严特别召见了沈黛,并与她进行了一次私下交谈。二人一同坐在谢严的办公室沙发上。
  谢严面带微笑地说道:“年轻人若有好的创意就应该勇敢地去尝试,我对你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但同时,也要注重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以保障计划能够顺利推行。”
  沈黛感激地看向谢严,“谢谢书记的信任,我一定会努力做好。”
  “嗯,以后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谢严笑着拍了拍沈黛的肩。
  离开谢严那间的办公室后,沈黛如释重负般地长出了一口气。
  她心里很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任务异常艰巨且充满挑战,但对此她早有心理准备,并已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去应对一切困难。
  拖着略感疲惫的身体回到招待所房间里,沈黛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打开电脑,着手整理起当天的会议记录来。
  她深知这份记录对于后续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不敢有丝毫马虎,务必做到事无巨细、准确无误。
  只有这样,才能为即将到来的艰难工作打下坚实而又可靠的基础。
  此刻,窗外的夜幕正逐渐变得深沉起来。透过窗户望向外面漆黑一片的世界时,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而果敢的光芒。
  她紧紧盯着桌子上堆积如山的资料,仿佛那些纸张就是她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一般。
  在这静谧的夜晚,伴随着键盘敲击声的不断响起,沈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


  (https://www.114wxw.cc/book/11359459/77777555.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