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逆转国运,从女皇登基开始 > 第267章 兵权

第267章 兵权


“哎哟,瞧这小丫头,机灵得呀!就爱看稀罕的物件!”

        五公主虽说不是头一次升格做姨妈,但却是头一回抱外甥女,兴奋地抱着四姐才三个月大的女儿,满宁寿宫溜达。

        太后取下为看清小格格特意戴上的眼镜,拉过海枫的手。

        “先开花,后结果。你才几岁,还怕日后没有儿子吗?”

        “是,叫玛嬷为孙女担心了。”

        “我倒无妨,皇上似乎有点扫兴。张顺过来报信后,皇上拉着土谢图汗部的活佛,说了好一会子话。但我看多布疼小格格的样子,想来你婆家,也不会说什么。”

        海枫低垂着眼皮,拼命掩饰,正在疯狂吐槽的内心。

        她只是生了个丈夫想要的女儿,婆家凭什么说话。

        二公主嫁到巴林部,得有十年了吧,孕都没怀过一次;三公主一年到头,连丈夫的脸都看不见。

        她们的婆家,有发过牢骚吗?

        难道他们心里,一点不满都没有?

        还不是看皇上的脸色,不敢说出来。

        而这次不论亲疏远近,大家伙儿见到她,就试图安慰她的根源,同样在康熙身上。

        他想要个外孙子,没能如愿,把这份遗憾表现出来了,于是宫里宫外,都开始跟风。

        海枫一点都不焦虑。

        她好歹生的,是康熙第一个亲生外孙女。不出意外的话,以后第一个外孙,也得是她的儿子。

        太后明显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并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而是转而担心起其他的。

        “哀家这次回科尔沁,见了娘家许多人。端敏,还是怀不上。她今后只会更难,阿如拉又不肯还俗。二公主跟淑慧,因为没有子嗣的事,也是僵着;你三妹妹……叫我说她什么好。明明有丈夫,活得像个寡妇。可一个个在皇上面前,还都装得天衣无缝。哀家看了,心里更不是滋味。”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玛嬷且宽心吧。两位姐姐还不到三十岁呢。至于端敏姑姑……我倒是有几个生子的方子,就怕姑姑还膈应多伦诺尔的事情,不肯接受我的帮助。”

        太后早想让四公主帮养女端敏公主开些补药,调理身体,好尽快再生一个儿子继承爵位。就怕四公主心存芥蒂,所以一直没有提起。这次听她主动提议,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

        “你这孩子,真是过分懂事了。其实仔细想想,若要让你嫁阿如拉,着实委屈。以他那个身体,你怎能像现在这样,进门有喜,生下小格格。你把方子写好,我派人给端敏送去,先不说是你的主意。她,实在小时候被我给惯坏了。脾气不知道,怎么就那样大。”

        海枫就叫阿香跑一趟太医院,拿端敏公主的脉案过来。

        结果阿香左脚刚迈出宁寿宫的正殿,刚好遇上康熙过来给太后请安,连忙退到旁边,和众人一起跪倒。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康熙一进宫门,就看见五公主,正在抱小格格,看院子里新开的腊梅花,吃惊不小。

        “大冷天儿的,你也不怕冻着她。”

        五公主灵机一动,把小格格往父皇怀里塞。

        “那汗阿玛快抱着外孙女,暖一暖吧!”

        康熙猝不及防,下意识伸了手,把小女孩接过来。梁九功赶忙上前要帮着抱,被康熙挥退。

        “没事,朕难道连个小孩子都抱不住吗?”

        圣驾北巡结束回京,这些天海枫的恪靖公主府,天天不断访客。随驾去了蒙古和盛京,没来得及参加洗三和满月礼的宗室皇亲,川流不息地来补礼物。小格格每天都得见几个生人,一开始还有点害怕,后来就习惯了。

        对这个四十多岁、长着胡须、上来就抱她的男子,小格格完全按照之前学到的那样,先大大地笑一个,然后去贴一贴他的脸颊。

        无他,套路而已。

        康熙早听说,小外孙女长得跟女婿相近,今天亲眼看见,才知道到底有多像。

        怪不得虽然只是个格格,女婿却那样喜欢。

        他直接抱着孩子进了正殿,倒把海枫给吓了一跳,不动声色地上前,把女儿给接在手里。

        “五妹妹如今,也是说下人家的大姑娘了,怎么还如此调皮?”

        “朕看你,也是头回当额涅,心大得很。外头多冷,不怕孩子伤风吗?”

        关于这个,海枫还真不担心。

        皇室养孩子那一套,有时候太细致,有时候又太粗糙,所以新生儿的夭折率,总是在百分之五十上下晃动。

        只要把保暖工作做好,出去呼吸些新鲜空气,对健康有益无害。

        而且她生的这个女儿,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身体。

        跟在康熙后面进来的五公主,口角伶俐,把这些天满京城津津乐道的传闻,一五一十说给父皇听。

        “汗阿玛不知道吗?四姐的小格格,跟谁家的孩子都不一样,话还不会说,却会挑奶吃。四姐只要心情稍微有点低落,这孩子尝一口奶,觉得不是平时吃惯的那个味道,就不肯喝。姐夫又惯着她,现在公主府里,足足有三个奶妈。别人家的奶妈进补,都是喝鲫鱼汤;汗阿玛猜猜,四姐家给奶妈们吃什么?”

        康熙看太后笑意盈盈的样子,虽然对这个话题不太感兴趣,依旧凑趣问了一嘴:

        “四公主会医术,大约是开方子调理吧?”

        “汗阿玛猜错了!一个喝牛奶,一个喝羊奶,还有喝马奶的呢!姐夫每天早上,亲自去看着下人挤奶,然后监督这些奶妈,趁新鲜喝下去;然后到了小格格吃奶的时候,这小丫头啊,从四姐到这三个奶妈,一人尝上一小口,谁的奶醇香,她就喝谁的。”

        五公主俏皮活泼,把这一段故事,说得绘声绘色,曲折精彩。在座的宫女嬷嬷们,即便早先已经听过一遍,照样忍不住笑容。就连康熙的嘴角,听到后面,都开始上扬。

        “四公主不劝劝多布吗?”

        “可不敢劝!他还高兴呢,说这样才像蒙古人家的女孩子。还有这丫头,又不能跟她讲理。奶水不对胃口,她是真不喝。我怀孕的时候,但凡早上起来想吃什么东西,午膳桌上若没有这道菜,她非叫我吐得起不来床。”

        康熙明面上不表现出来,不代表他不介意二公主、三公主那尴尬的婚姻状态。

        四公主跟她俩一比,至少夫妻琴瑟和鸣,又很快给他生下外孙女,已经算不错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在宁寿宫一派天伦之乐中,康熙算是把心里那道过不去的坎儿,给抹平了。

        他丢给四女儿一个眼神,海枫注意到后,随口找了个由头:

        “儿臣斗胆,想借汗阿玛的书房一用,写几个字。”

        “哦,正好朕,想给小格格赐个乳名。想了几个,你自己挑吧。”

        太后还以为四公主是想给端敏公主写药方,忙不迭叫人把书房收拾出来。

        海枫把女儿交给乳母和妹妹带着玩儿,自己跟着康熙,去书房议事。

        “身子都大好了吗?”

        “多谢汗阿玛挂心,已经都恢复好了。”

        “嗯。那,朕要交给你差事办了。”

        海枫刚刚落座,听见康熙这么一句,忽然觉得简直像回到了现代,老板问员工:

        “产假休完了?”

        “嗯,保险金都到账了。”

        “哦,那咱们开始做新项目吧!”

        公主也得当打工人啊!

        “请汗阿玛吩咐。”

        “哦。头一样,陕西籽种案,张鹏翮查的干净利落,还把各个粮仓的粮食,都给征收齐了。朕很满意,以后要重用。眼下已经提拔为刑部尚书,等他从陕西回来,朕要给个两江总督,派他去整治一下南方官场,奢靡之风。但如此一来,御史这边,又没有得力的人。”

        “汗阿玛想启用郭琇?”

        康熙此时盘腿坐在炕上,瞄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四女儿,欣慰中生出一丝遗憾。

        偏偏是个公主。

        他生了这许多皇子,就没有哪一个,能在心思敏锐上头,跟四女儿不相上下。

        等她跟女婿回漠北长住,要他到时候,还使唤谁呢?

        “不错。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汗阿玛明年南巡,应当会路过吴江。郭琇曾于此地为官,于百姓间颇有官声。女儿去安排一番,叫一些百姓,在路上向汗阿玛,为郭琇喊冤。不过,他不能直接回京城做言官。不然从前他得罪的那批人,还会上蹿下跳。既然张鹏翮当两江总督,他不妨试试湖广总督,两个人在南边互相照应。不知汗阿玛,意下如何?”

        “主意倒是好主意。至于郭琇复出后,往何处派遣,朕再斟酌看看。”

        “是。”

        两个封疆大吏的任免,在这整场父女对谈中,仅仅算得上是开胃小菜而已。

        康熙真正想谈的,是蒙古、西藏、青海,三大边疆大省,盘根错节的权力斗争。

        “朕叫准噶尔部新大汗,策妄,送噶尔丹女儿钟济海,和噶尔丹的骨灰进京,他百般推诿,就是不遵旨照办。朕问起多布,他也替钟济海讲情,意思是何必跟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计较。你也这么说吗?”

        “汗阿玛明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钟济海确实柔弱,但她生母已死,若继续留在策妄身边,再长几岁,未来婚事,肯定是他做主。与其问,钟济海是否该进京,不如问,汗阿玛到底,信任策妄,到何地步。”

        “他是多布推荐的人,你难道不信任吗?”

        “女儿自知,汗阿玛对多布,对整个刚刚归顺的漠北,也不是完全信任。何况是,他推荐的策妄。”

        海枫此话一出,整个书房,顿时陷入诡异的寂静。

        康熙望向女儿坦然的眼睛,觉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他本来还担心,女儿给女婿生了孩子,会变得软弱起来,一味在蒙古和京城之间做和事佬,失去过往的果决。

        若真如此,他就打算再往公主府里安插一些眼线,重新布置。

        不过,四公主果然没有辜负他多年来的栽培,家国之间,界限清晰。

        “说下去。”

        “儿臣为陕西的事,叫陈廷敬上折子,建议从此以往,若官员举荐他人为官,日后被举荐的渎职枉法,当初举荐者,也要一并治罪。汗阿玛既然准了这折子,那儿臣作为头一个建议的,自然该以身作则。多布举荐了策妄,那策妄日后如何,就是公主府的瓜葛。他若敢再走噶尔丹的老路,儿臣建议,即刻发兵,防患于未然。”

        海枫凛然起身,端正跪在康熙面前请旨。

        “若蒙汗阿玛不弃,请赐予儿臣,紧急调动陕西、归化等处驻兵的权力。如今噶尔丹初平,边陲看似一片平和景象,其实不然。第巴桑结嘉措,明知噶尔丹谋逆,仍与其深交,无非是想趁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为汗位内斗消耗之际,借准噶尔部兵力,驱逐蒙古势力离开西藏,拉萨教廷便可独揽大权,不必继续受制于人。”

        “这和你想要兵权,又有什么关系?”

        听见康熙不是一口回绝,而是进行追问,海枫心里那一缕微弱的希望之火,愈发旺盛。

        “如今噶尔丹虽死,难保策妄不会对西藏,生出不该有的念头。兵贵神速,若被策妄率先发难,驱兵占领青、藏二地,汗阿玛远在京城,往来消息,至少得二十天。若将锦囊妙计,先授予儿臣,随机应变,岂不便宜。”

        “枫儿,你说的倒对。但你还记不记得,朕当年,为什么厌弃了二公主和荣妃。”

        “汗阿玛,儿臣若是有那个心,在青城行宫,帮额涅回紫禁城,以静贵妃之尊,生一位亲弟辅佐,难道不是上上策吗?难道以儿臣的医术,还不能帮助额涅,再度怀上龙胎吗?”

        她,言尽于此。

        再往下说,会显得格外刻意。

        十四年了。

        重新回到这个冷酷的政治角斗场,她如履薄冰地白手起家,呕心沥血地经营,用十四年积攒下的身家,于此刻,进行豪赌。

        她要确实地试一试,康熙,到底信任她,到什么程度。

        海枫,屏息以待,历史,转弯的瞬间。

        两江总督是江南江西总督。再补充一点,放在正文里别扭的背景知识:西藏在公元1565至1642年间,由最后一个世俗贵族政权,藏巴王朝统治。这个王朝覆灭于宗教的争斗,被王朝打压的新兴藏传佛教格鲁派,不甘坐以待毙,引蒙古和硕特部军队入藏,推翻了藏巴王朝,并派人去向清朝示好,表示愿意进贡,得到了清朝的承认。事后双方瓜分成果,西藏进入二元统治时代。但这种战时同盟并不足够稳定,初代结盟者相继去世后,双方的继任者之间斗争矛盾日益深化。文中提到的第巴桑结嘉措,就是格鲁特派的继任者。


  (https://www.114wxw.cc/book/33534200/116086658.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