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逆转国运,从女皇登基开始 > 第265章 生女

第265章 生女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多布和田庄上送来的新鲜瓜果,一起在七月底,进了公主府的门。

        海枫怨念地看着,她一口不能碰的冰镇什锦果盘,下狠心叫阿香端走,和其他人分了。

        “我知道你们怕我馋,私底下也不敢吃。没事,明年,我吃双份儿补回来。”

        阿香走后,多布抚摸着海枫滚圆的腹部,忧心忡忡。

        “明年这个时候,女儿就差不多周岁了。咱们当心些,这一年里,你可再不能怀上了。不然因为养胎,又离不得京城,一年接一年住下去,说不定,就真走不脱了。”

        “当心也是你当心,我没有法子的。”

        多布又爱又恨她说这话时,口是心非的俏皮模样,借跟未出生女儿说话的机会,表达心中怨念。

        “看看你额吉啊,多没良心。话里话外,好像她才是那个委屈的。其实哪回不是她点了头,阿布我才”

        “胡说些什么,这是小孩子能听的话吗?”

        “你得了便宜,还要嘴上不饶人。我得跟女儿,把她的来历说清楚。”

        “叫你想个名字,想了好几个月。难不成她生出来了,你也‘女儿’、‘闺女’地叫?”

        说起起名这事,多布就头痛。

        海枫想给女儿起三个名字:满蒙汉各一个。满文和汉文的,她给包了,已经想出好几个备选;多布作为父亲,只要想个蒙文的就行。结果多布,还是想不出来。

        但凡是他知道的,姑娘家能用的名字,多布都嫌弃跟别人重复了,不够特别。

        “不亲眼看见女儿,怎么知道哪个名字适合呢?你先太太平平地,把她生出来再说。”

        这一拖,就拖到海枫羊水破了的那天。

        济兰听舒泰报信后,火速赶过来,主持大小事情。

        “直接派马车去同仁堂,接乐大夫。太医院里高明些的,都跟着圣驾和太后娘娘去北巡了;那留下的,未必比四公主自己强。人参用我从盛京带回来的。都去当早先定好的差,热水剪刀红糖水,一样都不准少。”

        海枫把所有念头都收起来,集中精力,攥着多布的手,大口调整呼吸。

        太后给她留下的稳婆,住进公主府十多天了,此刻不住口地夸,叫海枫安心。

        “奴才当这差事,三十多年了,从没见过四公主这么稳当的产妇。肚子大小正好,胎位还正。虽说是头回生产,产门开得顺利。”

        海枫没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分出来答话,听着这些恭维,只是笑笑而已。她算是自己懂得,怀胎到最后一个月,极力控制饮食,免得孩子猛长自己生的时候受罪,又每天坚持运动。

        多布急得满头大汗,不过看海枫气色红润,跟上次难产时的灰败截然不同,勉强稳住心神。

        济兰早先几天劝多布在外面等,劝不动后,转而又羡慕女儿,有女婿如此上心的呵护,干脆使唤起多布来,在他的手里,塞了三块细白棉布。

        “天儿热,她又出汗,浑身上下不舒坦。你拿着,给她勤擦拭。”

        “哎,额吉,我知道了。要不,挪两块冰进来?”

        “不行,月子里怕受寒气。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大热天里坐月子,不准沐浴,不准洗头,苦日子在后头呢。”

        枫儿这么好干净的人,要忍受一个月,不能收拾自己。

        多布默默地想,以后,他们还是少要孩子吧。

        海枫的汗水,很快就把多布手里的三块手巾,给沾湿到不能用,又换一批新的。

        <div  class="contentadv">        从早上疼到下午,海枫终于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婴。

        济兰给洗了澡,稳婆抱过来让她看,海枫虚弱地笑了。

        “跟个红皮猴子一样。”

        “公主不知道,天底下的小孩子,生出来大抵都这样。洗三的时候,眉毛眼睛清晰了,才能看出长相来。”

        海枫把孩子接在怀里,试着给女儿哺乳。

        闻到母乳的味道,刚才还在嘤嘤哭泣的孩子,凭借嗅觉往她怀里钻。

        内务府层层遴选出来的两个奶妈,看到公主亲自给小格格喂奶,诚惶诚恐。

        “公主殿下,叫奴才们伺候小主子吧。”

        海枫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半躺半坐地,跟她俩说话。

        “不是要打发了你们。自己喂养,这是本宫和额驸早商量好的。不过一来,本宫未必时时都有奶,不能委屈了她;二来,等过了六个月,本宫和你们的奶水都不够好了,再挑新奶妈上来,你们就专做保姆。”

        两个奶妈这才放心,跪安后出去了。

        孩子很快吃饱了奶,开始动来动去。济兰就把外孙女接在手里哄着,让女儿休息一会儿。

        “多布真是个有趣儿的。我刚看他慌慌张张跑出去,便问他怎么了。他就说,答应你,孩子落地后,交出名字来。眼下给赶紧去书房翻书,临时抱佛脚。”

        屋子里几个正在忙着收拾东西的嬷嬷,听完都忍不住乐了。

        “要论咱们家的额驸,那真是从古到今独一份儿。家家都盼着生长子,咱们爷呢,打摸出喜脉那一天起,日日去小佛堂跟佛祖打商量,一定要位小格格。”

        这里头,就只有奉康熙之命来监督四公主的董嬷嬷,笑不出来。

        “奴才刚打发张顺,亲自跑趟蒙古,跟皇上报信去了。四公主难得,一进婆家门便有喜信,却是位格格降生。可见这世间事,难尽如人心意。土谢图汗部的哲布尊丹巴大师,还在皇上御前,等着消息呢.”

        她这话音刚落,外面竟渐渐响起好大的喧哗声,屋里的人都住口不说话,侧耳倾听。

        “听着可不近,有男有女,还有老人小孩儿呢。”

        济兰出去问怎么回事,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是海枫记忆中,最灿烂舒心的。

        “多布这孩子,说他什么好呢。很怕旁人不知道他得了位千金。蒙古人家里生女儿,门口挂红绸。他把大师给的,挂在公主府的匾额上;又从库里取了三十匹,但凡是外头能看见的地方,全给挂上了,还对来看热闹的人说,等摘下来那天,只要来道一声喜,绸缎就送给贺喜的人。眼下正派红鸡蛋呢,公主府门口,聚了能有二三百人。”

        海枫听完,便拿眼看董嬷嬷。

        “额驸就是喜欢小格格,我生男孩儿,他还未必这样高兴。叫他自己去跟叔祖说吧。我反正没有本事,把孩子塞回去,再生一遍。”

        从公主府得女,到洗三之间,京城的菜市场上,都找不出几个新鲜鸡蛋。

        多布要全城人都知道,他有多么喜爱恪靖公主给他生的长女,只要愿意过来道贺,不论身份贵贱,都能领到米粮铜钱,三天之内,散出去数千份。

        当晚,小格格便在民间,有了个外号。

        瑞格格。

        他们说,那飘扬在公主府门口的红绸,远远看去,仿佛祥云缭绕,天降瑞气。

        开头七月一句,出自诗经·国风·七月。这是一首描述农民终年忙碌的诗歌,八月断壶,指的是葫芦需要掐断藤,这样葫芦便不再结新的果实,旧有的会很快风干,好拿来做瓢,或者容器。


  (https://www.114wxw.cc/book/33534200/116086660.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