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逆转国运,从女皇登基开始 > 第235章 九天(上)

第235章 九天(上)


第235章  九天(上)

        海枫婚后,第九天回宫归宁。太后原本只派了五阿哥和九阿哥来接,结果呼啦啦,来了一大堆人。

        十四阿哥从小被德妃宠大的,做事向来大胆,怂恿十三阿哥,跟他一起去。

        “姐夫说要带我们去打猎,结果也没个下文,不行,我得找他去。还有,五姐让我帮忙看看,四姐家里什么样。”

        七阿哥正愁没有合适的契机去公主府,听见他俩咬耳朵,趁机表示也有兴趣,搭伙同往。五阿哥向来怕寂寞、好热闹,很痛快地,把三个弟弟都给带上。

        “我跟你们说,可千万别不好意思。你们问九弟:四姐的嫁妆有多少!额涅怕丢个一件半件,这九天都睡不好,半夜总得派个人去瞧。尽管向姐夫伸手!”

        五位阿哥再带上随从,前前后后近百人齐出紫禁城,惹来多少行人侧目,感慨皇家气派。

        张顺如今是公主府里的大总管了,早在府门前,跪迎诸位阿哥。

        “奴才请爷的安。公主殿下和额驸说话就出来,请几位爷厅上喝茶。”

        五阿哥掏出怀表看了一眼时辰,觉出不对劲儿来。

        “四姐这么多年,从来不误时辰,只有早到的,没有晚来的。偏成婚后,就懒起来了?”

        说完,掂量身后的弟弟们,选中年纪最小的十四阿哥。

        “你去后院看看。”

        十三阿哥不放心,要求同去。

        “五哥还不知道他?没有不敢闯的祸。我陪着吧。”

        怕什么来什么,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刚在张顺的引路下进了海枫的院子,远远就听见,董嬷嬷的抱怨。

        “也不顾及着公主的脸面……”

        十三阿哥即刻收住脚步。他这个年纪,再往里走,碰上些尴尬的场面说不清楚,只能是十四阿哥去了。

        “你进去吧,我在这儿等着。别愣头愣脑,往里一股脑儿地闯。”

        十四阿哥眼下是对男女之事一知半解的年纪,磨着牙偷笑。

        “知道,我何必坏姐夫的好事呢?”

        他俩正说着,董嬷嬷忽然开门出来了,脸上几乎看不出怒色,客客气气地。

        “额驸请二位爷喝茶。”

        十三阿哥这才敢抬腿往里走。

        小丫鬟打起灰鼠门帘子,两位阿哥进去,多布正好从内室里出来,两边遇上了。

        “二位舅哥来得正好。赶紧拿去,丢了,你们四姐又要数落我。”

        十四阿哥欢天喜地,接过多布手里的红包,想看又不好意思。多布偷偷地,用袖口遮掩,捏住他左手三根手指。

        “知道德娘娘管得严,你零花钱少,多放了一千两进去。”

        “谢谢姐夫。那打猎的事情……”

        “汗阿玛不是说,明年北巡,要带着太后娘娘回蒙古,好好玩儿一次吗?我带着你俩,天天出去,不比南苑还痛快?”

        十三阿哥装没听见他俩说话,只赏玩墙上挂着的几幅花鸟。

        海枫总算把妆给及时上好,对着铜镜,反复确认身上没有破绽后,和济兰一起出来见弟弟们。

        “叫你们久等了。”

        十三阿哥听见动静,赶紧转过身来问安。

        “静贵妃娘娘、四姐好。没有的事儿,我们都刚到。五哥、七哥和九哥在厅上呢。”

        “那我和额涅去后头坐车,你们前头就出发吧,就这么远,差也差不了多少。”

        于是男女分开行动。多布容光焕发地进了前厅,五阿哥眼尖看见,高声戏谑道:

        “姐夫这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见是媳妇心疼着,里里外外都换了新的。”

        九阿哥上前,仔细打量多布身上,然后指着他腰间一枚佛手翡翠玉佩,对五阿哥抱怨:

        “我说好几遍,这玉佩四姐带走了,额涅不信,三更半夜翻账本对。你们都来开开眼,我拿现银两千两买进的么,额涅给姐夫的见面礼。还有粉碧玺的仙桃、红玉的石榴来着。顶级的玉料,半点杂色全无,卖家一文都不肯往下降。”

        “原来是九弟帮着买的。你四姐说是一套的,我还以为她哄我。哪儿有男的带那么娇气的颜色。”

        今天多布按规矩穿的是大红,浑身上下全套针线活,都是海枫的手笔。多布深怕弄坏了这些娇嫩的丝线,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九阿哥的手指,给了三位阿哥一人两千两红包。

        “走吧,再说下去,真把吉时误了。”

        在七阿哥的提醒下,他们快步出了府门,翻身上马。

        正如海枫所料,他们两队人,正好在东华门遇见。

        董嬷嬷服侍海枫和济兰换宫内的马车,多布他们下马改步行。

        五阿哥趁乱,盘问多布。

        “怎么回事儿啊,姐夫?”

        “就起晚了一小会儿,两千两还不够吗,嘴里积点德,别在太后娘娘跟前嚼舌头。”

        “我不会说的,董嬷嬷那张嘴,姐夫才该打点呢。”

        多布知道董嬷嬷没办法用金钱收买,只好长叹一声,认命了。

        因为今天康熙忙,海枫他们先去的乾清宫行礼。磕完头后,康熙按嫁前两个女儿的惯例,不偏不倚地赏赐了田庄、当铺、仆人等等,就叫他们去宁寿宫。

        “多布尽快回来。朕有事问你。”

        这相当于给了他少听女眷长辈唠叨的特权,多布感激不尽地答应下来。

        宁寿宫里可热闹了。不仅太子妃、惠荣宜德四妃齐聚,京中只要是愿意又能来的宗室,太后都叫请来,给四公主做面子。再加上从蒙古特意赶来的一些王妃福晋,正殿里几乎没有人能落脚的地方。好些辈份低的,只能站着。

        宜妃早拉着姐姐济兰,进了海枫出嫁前常用的一间耳房休息。济兰要是去正殿,那就得坐在惠妃上首,那几乎等同于正式宣布要回宫了,岂不弄巧成拙?

        陪着一起来的董嬷嬷,则提前找到太后的贴身嬷嬷告状:

        “前几日白天黑夜地闹,奴才惦记皇上的旨意,不好开口拦;想着额驸多少年身边没人,刚成婚有点没分寸,在所难免。今儿是九天,那吉时都定好的,奴才怎么催促,额驸都不肯出来。幸好没误。这要是误了,满京城都得看公主娘娘的笑话!”

        这番话经过几番润色删减,才进了太后的耳朵。所以多布和海枫来宁寿宫磕头的时候,太后拿不准该生气,还是该高兴。

        夫妻和睦才能进门有喜,但闹得太不像,传出去又难听。她正不知道怎么开口呢,大阿哥正巧来了,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玛嬷恕罪,汗阿玛找妹夫有话要说,叫孙儿带他过去。”

        “哦,哀家知道了,皇上那边的事要紧。”

        多布跪安告退后,女眷们逐渐开始交头接耳,好奇到底什么事情,皇上这么着急。

        整个宁寿宫,只有海枫一个人,知道南书房最热的议题是什么:

        青海,近来恐有战事。

        佛手玉佩就是雕成佛手柑形状的玉佩。因为佛的发音与“福”相近,常和桃子,石榴搭配出现,寓意多福多子多寿(古早谐音梗),男子佩腰间,女子佩胸前。全套针线活一般包括荷包,烟荷包,靴掖,扇套,槟郎袋,烟袋等等,偶尔加减一些小的配饰。


  (https://www.114wxw.cc/book/33534200/116086692.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